-
卫生部拟禁止奶粉添加过量DHA
卫生部近日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《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》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根据该标准,儿童配方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(即DHA)占总脂肪酸含量的百分比必须≤0.5%。此外,还对儿童米粉、米糕等食品中的DHA含量也做了规定。 DHA的化学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,由于DHA具有促进脑部以及视敏度发育的功效,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9 来自:京华时报 -
老年人秋冬常吃栗子可预防慢性病
中医把栗子列为药用上品,认为它能补肾活血、益气厚胃,可与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相媲美,尤其对肾虚有良好疗效,故称“肾之果”。现代医学认为,栗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、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,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、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作用,所以对老年人颇为适宜。 栗子以风干为佳,一次服食不宜过多,如治腰腿病,需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9 来自:家庭保健报 -
冬季食用膏方进补应注意忌口
食忌,又称“忌口”。是根据个人病情和治疗用药的需要,要求患者在服药期间忌食某些食物,防止食物和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。 膏滋药物要求的忌口 人参膏忌服萝卜,首乌膏忌猪、羊血及铁剂。一般而言,膏方中多含人参、何首乌等补益药,因此应忌食萝卜、莱菔籽、绿豆。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参大补元气,何首乌滋阴养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9 来自:新闻晨报 -
饮用药酒五大禁忌:药酒就菜进餐刺激肠胃
秋冬季节,很多人热衷于自制药 酒,人参、枸杞、黄芪、海马、乌头……只要是滋补或治病的就敢泡着喝。在聚餐时还会拿出珍藏的药酒与亲友分享。其实,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,黑龙江中医药大 学附属第一医院聂宏副教授提醒公众说,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,药酒的泡制应有专业中药师指导,饮用时也不能一次喝得太多,且每个人的体质不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9 来自:中国中医药报 -
健康饮用酸奶六误区:可当饮料随意有助减肥
喝前看清了酸奶≠酸奶饮料。图据CFP ——认清酸奶六大误区食用更健康 酸奶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食物,由于酸奶口感好,逐渐被很多人接受,有的人甚至用它来取代牛奶食用。由于酸奶含有丰富的营养,能随时补充能量,并且还能补钙、调理肠胃等,成为一些女性朋友追捧的食物,一些女性甚至把它当成零食吃。那么酸奶真的能随便就喝吗?这里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9 来自:四川在线-华西都市报 -
吃素菜牢记7点:用大火烹炒勿长时间存放
一、大火炒菜 维生素C、B1都怕热。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焖,应该用旺火炒。再有,加少许醋,也有利于维生素保存。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,比如黄瓜、番茄等。 二、勿久存蔬菜 上班族通常喜欢一周做一次大采购,把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在家里慢慢吃,这样虽然节省时间、方便,但是要知道,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,例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7 来自:大河网-大河健康报 -
钙锌应分开补:白天吃肉补锌晚上喝奶补钙
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很容易出现骨折、骨质疏松等病症,因此需要合理补充钙、锌等食物。但是,由于钙和锌的吸收原理很相似,补充时两者容易竞争,使二者的吸收受到制约。同时,钙在体内的含量远远大于锌,也比锌活泼,补充钙会影响锌的吸收,因此,这两种微量元素最好分开补。 补充顺序“先锌后钙”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主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7 来自:大河网-大河健康报 -
常食百合炒南瓜降压润燥抗衰老
南瓜降压润燥抗衰老 秋冬是吃南瓜的好季节。南瓜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,维生素、氨基酸和矿物质等。其中多糖类物质中含有的维生素、果胶等物质对改善现代人高脂 血症、高血糖、高胆固醇、通便有良好的作用。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,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,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。而胡萝卜素在人体 中可以转化成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7 来自:家庭保健报 -
专家建议睡前喝牛奶可补钙助睡眠
日前,在中华医学会、国家卫生部健康教育中心等机构举办的“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”上,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主任温健民教授说,补钙要科学,比如喝牛奶最好在每晚临睡前,因为临睡前补钙防止夜间活跃骨代谢,钙还能起到镇定的作用,提高睡眠质量。 另外,多摄入富含钙、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。虾皮、海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7 来自:新京报 -
秋季捂住3个部位:露肚脐或诱发痛经
捂肚脐——拒绝露脐装,盖被不如穿衣 肚脐归属任经,对女性而言,私密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,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。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人还是穿上睡衣更保险。 捂后背——凉席赶紧撤走 入秋后,自然界阴气渐长,只有聚足阳气,才能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。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,因此,养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7 来自:大河网-大河健康报 -
晚餐喝玉米粥吃猕猴桃有助睡眠
想要睡得好,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,健康的饮食也很重要。多吃有安神效果的食物,可促进睡眠,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接受《生命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说。 首先,主食选粗粮,多喝粥。谷物中,玉米、燕麦、小米助眠效果最好。因为其含有一种能改善睡眠的松果体。蒸饭时,不妨多加点。如担心不好消化,也可以粗粮细做,如吃个窝头、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7 来自:生命时报 -
玉米与大豆营养能互补最宜搭配吃
玉米和大豆(包括黄豆、黑豆等),虽然都是公认的健康食品,但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。其实,在营养师的眼里,玉米和大豆还真是天生的一对。 玉米里最关键的营养就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,可以对抗眼睛老化,刺激大脑细胞,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。而且玉米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。但是,玉米中赖氨酸、色氨酸含量不足,蛋氨酸含量较高,而大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大洋网-广州日报 -
番茄可以“保胃”健康
胃癌,位居全球肿瘤发病和癌症死亡率第2位,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。 在很多世界性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癌或保健食品中,番茄总是位居前列。意大利研究表明,番茄能抑制胃癌的发生,每周吃7次番茄制品的人,比每周仅吃2次的胃癌发病危险性降低50%。日本的研究发现,在随机选择的居民血浆中的维生素A、C、E、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水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环球时报-生命时报 -
吸烟的人应该多吃哪些食物?
不管烟还抽不抽,不能治本,就治治标吧。看看吸烟的人可以从吃的方面做些什么吧。 1、补充维生素烟气中的某些化合物,可以使维生素A、B、C、E等的活性大为降低,并使体内的这些维生素得到大量的消耗。因此,吸烟者宜经常多吃一些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,如牛奶、胡萝卜、花生、玉米面、豆芽、白菜、植物油等,这样既可补充由于吸烟所引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红网 -
食客推荐:凉拌苦菊解秋燥
秋高气爽,但食客们在胃口大开之际,又不时为身体干燥而苦恼。此时,广东食客并不太熟悉的苦菊,也许能适时为你带来清凉下火之感。 苦菊,俗称苦菜,是一种湖北廊坊特产的食用植物,其颜色碧绿,根茎白细,整株展开的样子似老鹳的尾羽,亦称为老鹳菜。俗话说,苦口良药,苦菊具有清热败毒、凉血、止痢、杀菌等功效。 小记发现,最近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大洋网-信息时报 -
“神仙粥”治疗感冒 粥到病除
歌曰:“ 一把糯米煮成汤,七个葱头七片姜,熬熟兑入半杯醋,伤风感冒保安康。”这歌说的是一首药膳粥方。这首药膳有一个极其吸引人的名字,叫神仙粥。 “神仙粥”的具体烹制方法是:将糯米50克洗净,加适量水煮成稀粥,再加入葱白 7根(约30克)、生姜 7片(约15克)共煮5分钟,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。 趁热服下后,上床盖被,使身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大众网-大众日报 -
霜降时节饮食养生 五种体质选对药膳
霜降时节天气渐凉,秋燥明显,而燥易伤津。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指出,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,其次要防秋燥,运动量可适当加大。 饮食调养方面宜平补,要注意健脾养胃、调补肝肾,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,玉米、萝卜、栗子、秋梨、百合、蜂蜜、山药、奶白菜、牛肉、鸡肉、泥鳅等都不错。还可根据不同体质选择药膳。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中国中医药报 -
高温烹调肉类加孜然可防止致癌物质生成
新疆人吃烤肉,总会加点孜然。事实上,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传统,不仅让烤肉鲜香四溢,更重要的是有益健康。近日,美国“健康日”网站刊登的最新研究表明,高温烹调肉类时,加点孜然,就可防止致癌物质产生。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显示,肉类在烤、煎、炸等高温烹调时,会产生一种叫做杂环胺的物质。这种物质在体内蓄积,会有诱发胃癌、肠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生命时报 -
秋季易胃动力不足少吃豆类食品
入秋以后,广州冷热交替,有市民感到胃里泛酸水、上腹饱胀等而到医院就诊。专家建议,豆类和薯类食品对胃动力要求较高,不宜连续多吃。 文/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颖仪、延路波 豆类吃多了会胀肚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文茹介绍,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,人体受冷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,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。另一方面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大洋网-广州日报 -
秋季常吃莲藕可预防流鼻血
据《大河报》报道,流鼻血者应常吃凉血、滋阴、清热的食品,而莲藕则是最好的选择。 莲藕甜脆爽口,可生吃也可做菜,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,是上好的滋补佳品。莲藕含有大量的淀粉、蛋白质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及钙、磷、铁等多种矿物质,肉质肥嫩,生食堪与梨媲美。中医认为,生食藕能凉血散淤,熟食能补心益肾,具有滋...
发布时间:2010-10-24 来自:大洋网-广州日报